德国汽车工业面临转型困境
德国汽车工业正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遭遇了显著的挑战。数家德国主要汽车制造商选择放慢电动车转型的步伐,转而采取成本削减和人员裁减等策略来规划未来。大众汽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考虑首次关闭其位于德国的汽车制造厂及零部件厂,这在公司历史上尚属首次。
行业分析师指出,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的放缓迫使众多汽车制造商调整了其电动化进程。德国汽车业的转型道路正受到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需警惕“去工业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汽车供应链危机也深深困扰着德国车企。像大众汽车这样的巨头,尽管上半年营收有所增长,但营业利润却出现了下滑,全球销量也略有减少。大众的高层明确表示,德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正在减弱,必须强化努力以确保未来的成功。与此同时,多家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采埃孚、大陆集团及博世等,纷纷宣布裁员计划,反映出零部件供应商面临的严峻形势。
德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困境还体现在破产案例的增加。据相关机构数据,今年上半年申请破产的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数量同比增长超过60%。整体商业信心亦受到影响,慕尼黑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德国商业景气指数跌至半年来的最低点,企业对现状不满且对前景持悲观态度。
在电动化转型方面,德国遭遇了明显的“逆风”。纯电动汽车注册量显著下降,市场份额相比去年同期缩减。随着政府补贴取消,消费者的购车意愿减弱,多家制造商因此调整了电动车销售目标或考虑缩减电动车生产线。然而,尽管当前面对挑战,汽车行业专家预测,随着技术演进和市场的逐步成熟,德国车企未来可能会重新加大对电动车的投资并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德国经济当前正面临高通胀、高利率及出口需求疲软等问题,其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和化工行业显露“去工业化”迹象,汽车产量连年下滑。俄乌冲突及后续的能源危机加剧了这一态势,欧洲对俄能源制裁导致能源价格飙升,美国利用此机会向欧洲出售高价天然气,严重冲击了德国的能源密集型产业。此外,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通过提供高额补贴吸引企业赴美投资,进一步威胁到德国制造业的根基。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强调,“去工业化”对德国经济长期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尽管德国政府已推出相关政策以提升本国工业的竞争力,实际效果仍需时间检验。德国还需应对经济衰退、出口需求不振以及专业劳动力不足等长期问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