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期,一段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揭示了战场上的新战术:乌克兰军队利用无人机向疑为敌方藏身之地的树林投放炽热的金属液体,引发剧烈火灾及二次爆炸,据分析,这种物质很可能是铝热剂。铝热剂...
近期,一段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揭示了战场上的新战术:乌克兰军队利用无人机向疑为敌方藏身之地的树林投放炽热的金属液体,引发剧烈火灾及二次爆炸,据分析,这种物质很可能是铝热剂。铝热剂的历史可追溯至1893年,由德国化学家戈德施密特发现,其主要成分是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能在极端条件下燃烧,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以上,足以融化钢铁。由于其燃烧强度极高且难以控制,铝热剂很快被军事领域注意到,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被德国用于攻击伦敦。
二战期间,铝热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战场,成为对抗装甲的有效手段。它能快速释放巨大热量,损坏坦克引擎,熔化炮闩,导致装备失效。然而,铝热剂的危害性不容忽视,不仅可造成严重烧伤,其产生的有毒烟雾还可能引发健康问题。越南战争中,美国使用铝热弹造成的破坏至今仍对环境和人民生活产生长远影响。
随着俄乌冲突的发展,美国宣布重启AN-M14铝热剂手雷的生产,计划产量达到7.2万枚,部分媒体推测这些武器可能已提供给乌克兰。乌克兰的军工业也加入到铝热剂弹药的自制行列,如私营企业“钢铁黄蜂”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不同规格的铝热剂炸弹,最小的仅500克,最大的可达2.5千克,具备穿透厚钢板的能力,并通过磁性部件和低空投放策略提升攻击精确度。
西方的支持下,铝热剂武器在冲突区的应用愈发频繁。乌克兰发布的作战视频显示,无人机搭载的铝热剂弹药能够无声息地穿透金属结构,显示出其独特的作战效能。此外,针对能源基础设施的袭击似乎也印证了早先关于增加铝热剂使用频率的预测。这一系列行动,尽管被某些西方媒体标榜为“军事创新”,实际上却凸显了战争中不断升级的致命手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