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首次, 1 000 亿, 央行开始买卖国债了。
// 央行史上首 次买卖国债 //
8月29日,Wind发布《 创造历史!央行出手,影响深远 》(点击蓝色字体可看全文)一文指出,央行官网上线“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专栏,再次释放将买卖 国债 的信号。
8月30日,上述央行公告专栏出现了第一次更新。央行称, 8月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
有分析指出,从今年开始, 国内印钞方式将逐步过渡到央行买国债。通过央行买国债,增量的基础货币将直达财政,支撑经济发展。
国盛证券固收首席杨业伟表示,央行净买入1000亿国债的规模 ,从流动性角度来看即投放1000亿中长期流动性,在不降准的背景下,客观上起到补充中长期流动性的效果。
华泰证券认为,如果央行将国债操作纳入常规工具箱,将有助于平滑货币政策操作、加强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以及推动市场的长期发展。
// “大放水”开始了吗? //
机构普遍认为, 长期看央行购债是货币投放工具的扩充,短期看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宽信用受阻的选项之一 。
但需要指出的是, 央行买卖国债的操作并不意味着“大放水” 。
虽然买入短期国债可以增加市场流动性,但卖出长期国债则有助于控制长期利率的下行幅度,避免市场利率风险。
因此, 这一操作更像是央行在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的同时,对市场进行微调。
与欧美的量化宽松相比,央行买卖国债的目的、规模和力度、影响等方面有所不同。
看目的:
欧美的量化宽松主要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通过大量购买国债等资产,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增长。而 我国央行买卖国债,主要是为了调节流动性,影响利率,传导货币政策。
看规模:
欧美的量化宽松规模和力度较大,通常涉及数万亿美元 。 2023年美联储持有美国国债金额4.79万亿美元,占其总资产的比重62.1%。 而中 国央行买卖国债的规模和力度相对较小,主要是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节。
看影响:
欧美的量化宽松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等问题。而我国央行买卖国债的影响相对较小 ,主要是通过调节流动性、利率等手段,影响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运行。
// 央行买卖国债,意义重大 //
业内认为, 央行买卖国债,对货币发行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调节流动性、影响利率、传导货币政策。
从流动性管理角度看:
央行通过买卖国债,可以调节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当央行买入国债时,相当于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有助于缓解市场资金紧张的状况; 反之,当央行卖出国债时,则可以回收市场流动性,避免资金过度宽松。
从利率调控角度看:
国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基准利率,央行通过买卖国债,可以直接影响国债收益率,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例如, 当央行买入国债时,可以降低国债收益率,进而降低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 反之,当央行卖出国债时,则可以提高国债收益率,进而提高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
从货币政策传导角度看:
央行买卖国债,也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途径。通过买卖国债,央行可以向市场传递其货币政策意图,引导市场预期,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
// 央行“买短卖长”释放什么信号 //
有分析指出,央行买入短期国债,卖出长期国债的操作,释放了多重信号。
此举既有利于维护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稳定性,也体现了央行对短期和长期经济前景的态度。
首先,这一操作有利于维持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通过买入短期国债,央行可以降低短期利率,而卖出长期国债则有助于提高长期利率。这样的 操作有助于保持国债期限利差在正常水平,维护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稳定性。
其次, 央行买卖国债的操作也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相关要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通过买卖国债,央行可以更好地管理市场流动性,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此前,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报告认为,过低的短期国债占比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效率。因此在当前尚存相当规模发债空间的情况下,决策者可以根据目标,相机扩大超长期国债和短期国债的占比。建议“短期多发(买)长,长期多发(买)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