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林雨秀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6200字)
【正经社“科技前沿”观察之49】
实话实说,作为2022年底“跑步入场的玩家”,看到这个命题会比较诧异。你看,诺贝尔化学奖,特别是物理学奖都颁发给AI领域科学家了;你再看,自从咱妈9月打出“组合拳”,一些APP开屏广告和信息流广告猛增。
如果售楼的排第一,AI应用(C端为主)至少排第二。
所以,何出“凉凉”?
后面在某乎等平台看到一些讨论,有来自业内人士的冷静反思。核心是,这个非常烧钱,且“我们越追越远”,又没看到真正意义落地的应用,单纯“刷榜”已经让投资人心灰意冷了。
话说“一万个股民心中有一万个政策解读”。但好在AI没那么复杂,达成共识并不难。
那么,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先白描一下行业现状。
1
对AI基本盘的两种不同观点
这两年,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其中LLM大模型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发展尤其迅猛——超强数据处理能力、高效算法优化和理论上无界的应用场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 AI 革命的澎湃浪潮。从谷歌的 BERT、OpenAI 的 GPT 系列,到国内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字节跳动的豆包和腾讯混元大模型等,可谓“百舸争流,群雄逐鹿”。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数字人发展报告(2024)》,预计2025年中国数字人核心市场规模将达480.6亿元、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可达6402.7亿元。21财经发布的《2024年大模型行业研究报告》称,大模型市场容量及规模巨大,预计2028年将达到1179亿元。2022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0.11% 。
然而,新生事物的发展鲜有一帆风顺,AI大模型亦不例外。比如,下面的“两种声音”。
第一种声音主要是“回头看”,聚焦在投入产出、商业化和技术,他们认为,
巨额投资与收益难匹配:大型科技公司、股票投资者及风投机构向AI投入巨额资金,却难获预期收益,恐生金融泡沫。红杉资本合伙人指出,以当前投资成本计,要使AI投资获 50%收益,需赚6000亿美元,此巨额收入短期难以达到。
商业化难题:AI技术理论前景广阔,然众多 AI企业商业化举步维艰,盈利路径不明,致资本与市场对 AI 耐心渐失,泡沫破裂风险存焉。
技术瓶颈:AI大模型虽具强大生成与识别能力,技术瓶颈仍显,尤以推理能力与理解深度为甚。其模型复杂,运作机制难释,其“不可解释性”,在医疗、金融等高风险领域存在信任危机,且“AI 幻觉”频现亦令人困扰。
数据依赖与隐私问题:AI大模型倚赖海量数据,然数据易存偏差与歧视问题,且随数据隐私法律趋严,数据获取及使用门槛升高,成AI商业化拦路虎。
百度李彦宏 2023 年多次提及大模型应“去内卷化”。5 月 26 日中关村论坛,其在《大模型改变世界》演讲中预测AI 原生应用兴起。9 月 5 日界定 AI 原生应用三个条件,强调应超越传统移动互联网和 PC 软件,解决以往无法解决问题,而非“死磕”大模型数量。11 月 15 日深圳西丽湖论坛,李彦宏再度强调 AI 原生应用重要性,指出中国虽大模型众多,却缺相应原生应用,呼吁业界专注开发百万计AI原生应用,而非仅追求 100 个大模型发展。
再说说另一种声音:“向前看”。其认为虽存诸多担忧,AI行业热度降温,资本市场回归理性,不再一味逐求技术突破,转至商业化落地与盈利能力验证。即便如此,AI 技术代表长期技术革命,潜力与价值不容小觑。李彦宏亦曾言,虽 AI 行业会历泡沫,然最终会有 1%企业脱颖而出,为社会缔造巨大价值。
在此,正经社先亮明观点:AI是大势所趋,但包括企业在内的AI从业者需审时度势。
2
国内外AI大模型现况全景
(更多精彩,详见:国内AI百团大战还打么?大模型要上房还是要“凉凉”?丨正经深度)【《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