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低空经济赛道热度空前。政策层面利好不断,多个城市和地区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低空产业基金、低空产业园陆续成立,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近日,工信部召开低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提出,要抓好顶层谋划,谋篇布局低空装备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和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全方位赋能低空产业体系。
在政策的推动下,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上海、广州、珠海、深圳等地相继出台政策,推动低空产业加快发展。
政策利好密集释放
从国家和地方的低空经济布局来看,2023年年底中央工作会议首次将低空经济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打造低空经济新的增长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做好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促进低空经济的高速和健康发展。
在国家顶层规划的引领下,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蓄势待发,已经进入到一个非常好的转折期。
近期,上海、广州、珠海、深圳等地相继出台政策。中国香港特区政府也宣布成立“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促进大湾区内的跨境低空飞行活动。
据了解,中国香港明年年初起将推行“监管沙盒”试点项目。预计首阶段以无人机载货为主,并放宽“超视距飞行”,逐步扩大和丰富低空飞行的应用范围。
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份和区域发布了低空经济的发展战略和行动规划,同时形成了包括以安徽、湖南、江西、四川、海南五个省份作为国家首批低空经济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全国现有26个通航产业的综合示范区,20个无人驾驶机的实验地,逐步形成立体化布局。
根据工信部赛迪发布的报告,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00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5万亿元。
打造低空智联网
低空经济是以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具有立体性、区域性、融合性等特征,以1000米/3000米以下的空域为依托,包括有人机、无人机,以及低空智联网。
其中,无人机是指由机载动力驱动无线电遥控和自主飞行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无人机系统包括飞行平台、测控与信息传输、任务载荷、综合保障等。对此,业内人士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飞行器平台就像风筝,测控与信息传输就是放风筝的线以及拿风筝的人,而任务载荷就是风筝下面一闪一闪的小灯光。
如今,无人机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无人驾驶“飞行汽车”也逐渐开启商业化进程,低空监管成为保障低空飞行安全的重要支撑。这就需要让“放风筝的线和拿风筝的人”及时准确掌握“风筝”的飞行状态。
测控与信息传输与通信技术息息相关。比如通过遥测可以知道无人机的状态,另外还需要跟踪定位、信息传输等技术支持。基于空天信息传输技术来实现低空空域的人、机、物的智能互联。
信息通信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行业。打造一张可靠的低空立体连续覆盖的智能互联网,是低空经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
在这方面,国内多家企业已有布局,位于西安的天和防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天和防务聚焦低空近程防御装备的研发生产和交付业务,公司一直积极推动低空制空权能力和体系建设。
经过多年发展,天和防务现已形成军工装备、通信电子、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三大业务体系。其中,“天融工程”是“空天地水人”一体化全域感知互联的军民深度融合的电子信息体系。
在物联感知方面,天和防务围绕5G智慧城市管理、智慧交通等行业的物联感知需求,提供空海一体智能哨兵、低空卫士等产品;在行业大数据方面,天和防务聚焦低空空管数据服务、城市防空、要地防空监视预警等场景的大数据服务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数据的获取、挖掘、共享、应用等服务和产品。
在打造低空智联网的过程中,天和防务有望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深度参与到相关领域的建设和服务。
低空安全受重视
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0%,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随着《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落地生效,探测与防范“黑飞”无人机也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因此,保障低空安全已成为低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业内人士指出,以无人机为代表的各类无人飞行器要“管得住”方能“飞起来”,只有建立起智慧城市低空感知网,构筑低空安全的“天网”,才能确保低空经济规模化、智能化、规范化发展。
在守护低空安全方面,天和防务同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低空空防方面,围绕各类无人机对军事要地、民生要地、政府要地的低空安全带来的新问题,天和防务开展野战防空与城市低空空管空防一体化大数据服务体系及其分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猎影产品的基础上,开发猎影3.0,相关研发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未来将形成军民两用的要地防空、城市防空拳头产品,为低空制空权提供核心能力。
除天和防务外,四川九洲、万丰奥威、宗申动力等公司也在各自领域努力实践,积极推动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